保健 - 第82期 - page 60

58
心理導航
隱走上心理對立,進而互相心理排斥,形成親情認
知錯誤,導致矛盾激化,走上了“親者痛”的地步。
主審法官覺得這起親情案件應該以心理調解為主,
曉以大義和法律常識,最好讓母女重歸於好。
按照程式,在案件開庭前,先進行雙方調解。法官
先找來當事人的女兒詢問
情況。女兒承認是自己將
母親接到哈爾濱來的,為
了照顧她和幼小的兒子,
母親的確很辛苦。女兒
說,自己沒有工作,生活
來源全靠丈夫,但這些年
來明裏暗裏已經給了母親
不少錢,所以母親決定走
以後就沒有再給錢。對於
母親起訴自己,她覺得非
常不理解,希望通過調解
解決。她說,沒說過要贍
養母親的話,因她還有哥
哥,況且母親自己還有房
產和土地,不至於沒有生
活來源。
法官當即告訴她,你的道德法律認知有出入:按
照《婚姻法》和其他有關法律,不管是兒子還是女
兒,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你哥哥有你哥哥的贍養
義務,但是不能代替你的贍養義務。探討母女間是
否構成“媬姆”關係,是一種心理認知錯誤。贍養
老人也不僅僅是幾年“媬姆費”問題,而是長期的問
題。
在事先溝通的情況下,法官決定傳喚雙方當事人,
進行第一次法庭調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調
解過程中,母女當庭唇槍舌劍,互相攻擊,矛盾激
化。
劉淑芳老太太當庭氣憤地要求支付六年的媬姆費,
說她給女兒當了六年的媬姆,女兒應當支付這筆媬
姆費。女兒也情緒激動,對“媬姆”一說予以否認,
說沒有證據、也沒簽過協定,拒絕支付媬姆費。母
親激動地站起來,在法庭上訴說著女兒對她的種種
不好,倆人在法庭上竟吵了起來。女兒氣急敗壞,
甩袖而去。
劉淑芳老太太也氣憤已極,當著衆人的面告訴大
家:女兒曾經作“小姐”,現在是給別人當“二奶”!
說女兒曾經和很多男人同居,十幾歲就管不了了
……這些攻擊語言,讓旁聽者都有點瞠目結舌。第
一次調解徹底失敗。
法官再次找劉淑芳老太太談,指出,你這種激憤的
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陷入
了一種心理誤區,你只看
到了“媬姆費”,忘記了母
女親情,你的做法和話語有
點過激了。每個母親都希望
自己的女兒一生幸福,即使
女兒有著種種的不是,做母
親也不希望別人笑話自己的
女兒,可是這種在光天化日
之下用,揭女兒的種種不端
和隱私,對女兒造成的傷害
可想而知。這樣只能激化矛
盾,弄得母親不是母親、女
兒不是女兒了。即使女兒曾
經傷害過母親,做母親也
不應該這樣去傷害自己的
女兒,女兒是母親的心頭肉啊!因此,希望劉老太
太調整自己的心態,從親情的大局出發,不要走極
端。否則,這母女親情關係都無法維繫了。
法官又找女兒談。希望她在有能力的情況下,給母
親一筆錢回家,當然不一定是甚麽“媬姆費”——
你起碼有贍養的義務。由於道理事先已經說透,女
兒點頭答應。
法官再從法律角度告訴劉老太太:法律要求誰主張
誰舉證,你沒有充份的證據來證明和女兒商定的媬
姆費,且女兒對此不予承認,法律因此也無法支持
你的訴訟要求,所以,你最好的做法是撤訴。
劉淑芳老太太覺得法官說的有理,撤回了訴訟;女
兒也給了母親一筆錢,案件圓滿結束,雙方的心理
都得到了一次清理和調整。
金錢幾乎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沒有錢就難以生
存。但是在金錢與親情之間,還是“情意重於天”。
很多人無法理解那些因金錢、財產走上法庭的兄
弟、姐妹、父子、母女,他們究竟是以怎樣的心理
狀態走上了這樣的極端呢?但是,他們確實存在於
我們的生活之中。
1...,50,51,52,53,54,55,56,57,58,59 61,62,63,64,65,66,67,68,69,70,...84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