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诸士百家说生命和健康极多。如果从身的层面,用体的感受(五官)来认识,就把生命只看作人的身体,健康只限于身体的健康。

身和身体

构成身体(Body)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碳(C)、氮(N)、氧(O)、氢(H)是最为基本的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大分子物质组成了细胞(cell),才是生命的开始。多种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便是组织(tissue)。不同的组织又构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organ)。由一些器官组合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做系统(system)。

人体组织可分为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身体共有九个系统组成,即: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

由细胞、组织到器官、系统构成了人体,或称作身体、躯体、肉体。身体指整个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组织,包括四肢、躯干和内脏。

心和心理

这里的心,不是胚胎发育中最早成形的器官心脏(heart),而是心绪(mood)或情绪(emotion),指人对于外界物质世界的主观回应。人体各种感官器感受外部事物,传入并经过大脑活动,表现出喜、怒、哀、惧等情感表现,又被称之为心理(mentality)。

心是生命的情感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正向的情绪心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的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生理功能而引起疾病。

反过来,身体状况在结构或功能上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缺陷和疾病会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灵和灵性

早在上世纪初欧洲哲学家已经阐述了生命的身、心、灵三元性。但是长期以来心和灵常被混为一谈。也有人提出灵商(SQ)的观念,指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和直觉思维能力。

一些学者对灵的研究大致有两个方向:其一,认为灵与物质是分离的;其二,认为灵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一门与心理学不同的新学科问世,叫做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或灵学(parapsychics)。该学科具一些神秘性,并不为一些科学家接受。其中原因有二:其一,把灵与灵魂、神迹现象,联系一起,因出现率低,重复较难,证据缺乏,所以不易取信于人;其二,有人借此鼓动迷信,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博名骗财。

一些学者从三个视角为灵(spirit)定位:

1)一种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

2)人的生命本性(nature of life);

3)大脑司令部的总指挥。

对人体和健康的认识的大突破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对于人体和健康的认识,突破了生物医学单一模式的局限,扩展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充分考虑到三者间相互联系和影响。

进而出现认识境界的更新:人的生命与人的身体不能简单地划等号,身体是依托生命的物质,生命(人)是由身体、心智和灵性三者融合而成的共体。把身体的健康上升到生命(包含身心灵)的健康,这才是真正的健康。

也就是说,在应对身体的疾病的同时,必须关注心理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