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女士问询:请教医生: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神经疾病有什么不同?

陈医生回复:这是一个比较专业性的问题,下面作一些一般性的简单解说。

生活中,不少人对于什么是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或者神经疾病,常有混淆。从医学角度来说,这三类疾病有不同的概念、病因和表现,应对的方式也有不同。

心理疾病

因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功能异常,包括强迫症、焦虑症、适应障碍、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全球约10%-20%的人一生中可能经历某种心理疾病。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可以自我调节或求助他人帮助来调节,如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精神疾病

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和怪异。核心特征是脱离现实,例如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或妄想(如被害妄想),甚至发生人格分裂或者躁狂等。

精神疾病患者可能表现出:

1) 感知觉异常: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

2) 思维内容紊乱:如坚信自己被监控或迫害;

3)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工作或社交。

常见的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严重抑郁症等。

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

这类病人常不承认自己有病,也不会主动寻求医生帮助。但是通常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专业性治疗,严重需要住院治疗。

区分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

有人认为,心理疾病是比较轻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障碍。

也有人认为,二病的性质不同:精神性疾病源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心理疾病只是因内外环境不适应导致的情绪障碍。

在心理病与精神病之间如何判断?一般有三个依据:

第一、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第二、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
第三、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三者是否能够统一,

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即行为情绪是否已经严重脱离理智控制)。

神经疾病

神经疾病为神经系统发生的一些器质性疾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如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偏头痛、腔隙性脑梗、多发性肌炎等,以及危及神经系统的感染、中毒。一般来说,单纯的神经疾病病人在精神方面问题不大。应当就诊于神经科。

有一种病称之为神经症,即神经官能症。这是一组精神障碍疾病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神经官能症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检查往往没有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