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教授   王 群

生活实例

林小姐一年前被查出左肺有一个直径8毫米的磨玻璃结节。当时,她并没有把这个肺结节当回事。后来,她偶尔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说磨玻璃结节很可能是肺癌,顿时吓坏了。在一个月里,她跑了好几家医院,做了好几次胸部CT检查,医生给出的方案都是随访。然而,林小姐却不能安心,唯恐这个结节是不好的东西,治疗晚了会发生转移,威胁生命。

磨玻璃结节并非都是恶性的

肺磨玻璃结节是一种影像学的客观表述,因其在胸部CT上表现为云雾状的圆形或不规则病灶,类似半透明玻璃而得名。其实质是肺泡腔充气程度改变,导致局灶性的密度增高,而病变密度还不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纹理。随着健康体检中胸部CT检查的普及,被查出肺结节的患者越来越多。而磨玻璃结节因恶变率相对较高,而令众多患者谈“磨”色变,引发过度焦虑与恐慌,进而导致过度治疗。实际上,网传磨玻璃结节可能是肺癌的说法不准确,谈“磨”色变也是不可取的。   

肺部磨玻璃结节存在良、恶性之分,其病理基础是肺泡隔增厚,或部份肺泡腔充满液体、细胞、组织碎片。除早期肺癌外,肺部炎症、局灶性间质纤维化、出血或炭末沉积等良性病变亦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  

“变坏”的磨玻璃结节

根据其病理和渐进性生长过程,可以分为浸润前阶段(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癌)和浸润阶段(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    

判断肺结节性质的“金标准”是通过手术将结节切除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对肺磨玻璃结节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根据胸部CT影像,肺磨玻璃结节可分为无实性成份的纯磨玻璃结节和包含实性成份的混合型磨玻璃结节。评判肺磨玻璃结节的“好坏”,有客观标准。美国放射学会提出肺结节影像学Lung-RADS分级系统,以下是关于磨玻璃结节的部份:

1级(阴性,恶性概率<1%):CT未发现,或确定为良性;

2级(良性表现或良性生物学行为,恶性概率<1%:新发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总直径<6毫米;纯磨玻璃结节直径<30毫米,或≥30毫米且无变化或缓慢生长;3级或4级结节超过3个月无变化。

3级(可能良性结节,恶性概率为1%~2%):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总直径≥6毫米,其中实性成份<6毫米,或新发结节总直径<6毫米;纯磨玻璃结节≥30毫米或新发。

4A级(可疑恶性,恶性概率为5%~15%):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总直径≥6毫米,其中实性成份≥6毫米,但<8毫米;新发或实性成份增长<4毫米。

4B级(可疑恶性,恶性概率>15%):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实性成份≥8毫米,或新发、实性成份增长≥4毫米。

4X级(可疑恶性,恶性概率>15%):有额外特征的3级或4级结节,或影像学显示增加恶性倾向的结节。   

由此可见,肺磨玻璃结节实性成份的有无、大小和变化,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具体的结节,可以根据分级标准对号入座,等级越高,恶性的概率越大。体检报告提示肺内有磨玻璃结节者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手术干预,宜在一个“窗口期”后复查胸部CT。

一般地说,纯磨玻璃结节宜在6~12个月进行首次随访,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宜在3~6个月时进行首次随访。

专家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兼胸腔镜学组副组长,英国皇家外科学院fellow,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