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 阿依木克地斯·亞力孔 賀東黎 鐘芸詩(教授)

生活實例:40歲的張先生確診糖尿病3年余,平時忙於工作,血糖控制不佳,間斷使用胰島素治療。4個月前,張先生出現不明原因的反復噁心、嘔吐等症狀,多於進食後出現,晚餐後明顯。他在當地醫院行胃鏡等檢查,均未見異常。由於頻繁嘔吐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張先生的體重明顯下降,短短幾個月就瘦了近10千克。

飽受病痛折磨的張先生經多方打聽後得知,上海中山醫院開展的一項微創手術或許可以治療他的病。於是,他立刻趕到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就診。醫生在仔細詢問病史以後,安排張先生進行胃鏡、碘水造影、CT等檢查,發現其胃擴張明顯,幽門口痙攣,胃排空明顯延遲,但未見明顯器質性病變。考慮到張先生有糖尿病史,醫生診斷其患有“糖尿病性胃輕癱”,決定用“G-POEM手術”(一種內鏡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的新方法)為其進行治療。

手術僅用半小時即完成,術中無明顯出血。術後次日,張先生即可進食流質飲食,未嘔吐。出院後,他逐步過渡至半流質飲食,也未見嘔吐。術後1個月,當他再次來到中山醫院複診時,體重增加了4千克,精神也比術前好多了。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發生胃輕癱

胃除了具有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外,還具有蠕動、研磨、排空等運動功能。當某些原因導致胃“偷懶”,不想運動或者運動功能低下時,便會引發一系列不適症狀,如餐後飽脹、噁心、嘔吐等。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往往會伴隨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統症狀,如早飽、餐後飽脹、厭食、噁心、嘔吐等。這些症狀主要是由於長期高血糖導致控制胃腸運動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使胃運動能力下降或幽門痙攣導致胃竇動力不足,胃排空延遲,醫學上稱之為“糖尿病性胃輕癱”。胃輕癱不僅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還會直接影響降糖藥的吸收,導致血糖控制不佳。

目前尚無糖尿病性胃輕癱的統一診斷標準。糖尿病患者若出現餐後飽脹、噁心、嘔吐、上腹疼痛、體重減輕等胃輕癱症狀時,需要先進行胃鏡檢查,排除機械性梗阻。有條件者,可以做核素胃排空試驗、胃腸測壓,以及胃電圖等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嚴重糖尿病性胃輕癱,微創手術可治癒

糖尿病性胃輕癱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飲食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由於血糖控制不佳是導致糖尿病性胃輕癱的“罪魁禍首”,故最重要的治療方法還是嚴格控制血糖,平時應少食多餐,以低脂、低膳食纖維飲食為主。藥物治療有助於促進胃排空,改善症狀。病情較輕的患者,靠飲食治療和藥物治療便能解決問題。症狀嚴重,飲食和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一般採用幽門成形術和胃空腸吻合術來治療,但由於手術風險較高,術後併發症較多,目前並未普及。

近年來,通過自然腔道的內鏡POEM術(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越來越多地被用於治療賁門失弛緩症患者,療效肯定。在POEM術的基礎上,國外專家提出了G-POEM術(經口內鏡下幽門肌切開術)的概念。2013年,G-POEM術被首次用於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患者。隨後,多篇文獻報導表明G-POEM術安全、有效,可有效緩解難治性胃輕癱患者的症狀,促進胃排空,使原本需要開腹才能完成的治療轉變成微創的內鏡手術。同時,G-POEM術也被用於治療其他原因導致的胃輕癱,如胃部分切除術後胃輕癱、嚴重感染胃輕癱、特發性胃輕癱等。

專家介紹

鐘芸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醫師、教授,擅長消化道早期癌的內鏡ESD微創治療;消化道粘膜下腫瘤(間質瘤,類癌等)的超聲胃鏡診斷及內鏡微創(ETFR,STER等)切除;.膽胰疾病的ERCP、超聲穿刺及支架引流技術;食管動力性疾病,包括賁門失弛緩症,反流性食管炎等的內鏡重建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