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 朱惠莉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310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9%左右,每年因慢阻肺死亡人数逾100万。


 近年来,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理念受到了医学界的推崇。众所周知,大多数慢性病都是难以完全治愈的,治疗的目的往往是控制病情、改善身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要实现这一目标,患者就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必须承担部分管理疾病的任务,积极参与到对疾病的治疗和自我保健中,培养相关能力,自己照顾好自己。这就是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含义,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行为医学的策略和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在慢阻肺长期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是与治病直接相关问题的管理。患者要提高就医依从性,学会规范用药,早期识别症状,同时能识别慢阻肺急性加重迹象,及时寻求医疗建议。在生活中,患者还要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一定要戒烟)等。许多研究证实,多向医生请教,通过学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等,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借助远程医疗监测等手段来提高疗效。

其次是社会角色管理。慢阻肺患者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孤独感。患者应该取得社会组织、单位、邻居和家人的支持,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减轻个人的社交孤立感,更好地履行正常的社会角色。现在网络和信息非常发达,很容易找到各种健康教育、病友间互动讨论、医患交流、综合康复治疗的机会。患者还要多参加有益健康的娱乐活动,增加社会接触,融入正常的社交活动中,这对提高生存质量很有帮助。家庭人员的鼓励对于患者对抗疾病、完善自我管理行为非常重要。家庭成员也要多向医生请教或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帮助患者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最后是情绪管理。重点是减少负面情绪,如焦虑、沮丧、恐惧和绝望。大多数慢阻肺患者害怕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生活能力及社交能力,恐惧疾病的进展和不良的后果。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相信通过规范、有效的治疗,病情能得到理想的控制。当然,疗效的实现,离不开患者对各种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
    

这三方面的自我管理,其实对大多数慢性病都适用。有效的自我管理,不仅能帮助患者控制慢性病的进展,还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无论医生还是慢性病患者,都要高度重视疾病的自我管理,并在日常生活中、治疗过程中努力实践。

专家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科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专科分会委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组长,上海市康复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主攻方向为慢性气道疾病、肺癌和呼吸危重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