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 诸杜明
一个多月前,陈先生自觉有点感冒,起初没在意,以为吃点感冒药就会好转。不料症状越来越重,咳嗽、咯痰、持续一周发热不退。陈先生去家附近的医院就诊,被呼吸科收治入院,诊断为病毒性肺炎。治疗过程中,陈先生的病情急转直下,因低氧血症无法得到改善,他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最可怕的是,尽管医生已经将呼吸机的参数调至极限(纯氧、高压力),陈先生仍然持续出现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其它治疗方法,预期死亡率接近100%。于是,医院向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发出了会诊申请。会诊专家在仔细查看患者后认为,若不采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进行治疗,患者预计会在24小时内死亡。于是,陈先生被立即转至中山医院进行“ECOM”(人工心肺机)支持治疗。在体外生命支持的帮助下,陈先生的呼吸情况逐渐稳定,生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回忆起自己的患病经历,陈先生至今心有余悸:没想到一次小小感冒,却让他差点丢了性命。
流感继发重症肺炎死亡率极高
流感病毒,全称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流感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如发热、咳嗽、乏力、咽痛、流涕、鼻塞等。若病毒向下呼吸道侵袭,则会引起肺部感染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胸闷、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重症病毒性肺炎进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高。
ECOM技术打破重症肺炎“死亡魔咒”
ECMO技术,全称为“体外膜氧合”,俗称“人工心肺机”,国外亦称“体外生命支持”,是一种利用体外技术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的治疗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的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再注入患者的动脉或静脉系统,以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和组织的氧合血供。
ECMO技术可提供呼吸支持和心脏支持,主要用于挽救极危重的心肺衰竭病例。操作时,医生用一根筷子粗细的导管,将患者的血液从股静脉引出,经过ECMO机器的氧合作用,将静脉血转换成富含氧气的动脉血,重新注入患者的循环系统,每分钟血流量相当于人体血容量总和。ECMO技术是重症医学最复杂的技术,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代表了一个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准。中山医院于2009年率先开展ECMO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报导利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外科术后致死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病例。
近年来,ECMO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在危重病领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尤其是过去预期死亡率100%的严重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严重病例。在禽流感疫情中,ECMO技术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流感若发展至重症肺炎阶段,病情进展非常迅速,预后极差,而ECMO技术将治愈率提高了50%。目前,ECMO技术已经是重症肺炎伴严重ARDS的标准治疗方法。
特别提醒
罹患流感后,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适当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出现高热、胸闷、气促、剧烈咳嗽、心悸等症状,提示病情严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专家简介 诸杜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危重病人的营养、各种外科病人术后呼吸衰竭救治、脓毒血症及多器官脏器功能不全病人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