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 劉學波(主任醫師) 仲昕
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11月份已是深秋時節,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和晝夜溫差不斷擴大,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呈不斷上升趨勢。心內科專家提醒: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冠心病家族史、吸煙和飲酒等心肌梗死易患因素者在秋冬季節一定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提防心肌梗死“偷襲”。一旦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切勿拖延,以免延誤治療。
忠告一:年輕人也會發生“心梗”
心肌梗死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女性發病較男性晚10年左右。近年來,40歲以下青壯年人發生心梗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應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年輕人若突然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年紀輕,與心肌梗死這種“老年病”沾不上邊,不願意去醫院就診,從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忠告二:“心梗”前,多半有“兆頭”
在心肌梗死發生前,常有明顯誘因,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暴飲暴食、感染、手術等,有些患者則可能在睡眠中發病。半數以上患者在發病前數日有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症狀,其中,以新發心絞痛(初發型心絞痛)或原有心絞痛加重(惡化型心絞痛)最為突出。若心絞痛發作較以往頻繁、性質較劇、持續較久、硝酸甘油療效差,並伴有噁心、嘔吐、大汗、心動過速、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血壓大幅波動等,應警惕近期可能會發生心肌梗死。若患者能在出現先兆症狀後及時就診,接受積極和規範的治療,部分人可避免發生心肌梗死。
忠告三:“心梗”可以沒有“胸痛”
心梗發生以後,患者常有持久的胸骨後劇烈疼痛,心電圖檢查有典型和進行性改變,血液檢查可發現心肌酶和肌鈣蛋白增高,部分患者可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如部分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症狀不典型,發病時僅表現胸悶、氣急等非特異性症狀,胸痛症狀並不明顯,特別容易漏診,應提高警惕。
忠告四:發“心梗”,抓住90分鐘黃金救治期
一旦發生心肌梗死,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心內科醫生常說: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意思是,越早採取措施,心肌梗死的面積越小,預後就越好。心肌梗死救治的關鍵時間是發病後6小時內,而發病後的第一個小時是“救命”的黃金時間。美國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心梗患者中,症狀發作60分鐘內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者,死亡率最低;而症狀發作超過120分鐘才得以救治者,死亡率顯著升高。因此,美國心臟病學學會將急性心梗患者從就診到接受PCI的最佳治療時間定為90分鐘。
然而,真正能在起病後90分鐘內接受治療的患者並不多,多數人就診過晚。比如,有的患者恰巧在開會時發病,為了不影響會場氣氛,堅持到會議結束才就醫;有些患者半夜發病,怕影響家人,強忍到天亮才去看病;還有的患者,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或者發病了沒有察覺到,誤以為是胃不舒服、頸椎不舒服、牙疼等,而沒有及時去醫院。
忠告五:治“心梗”,要去有條件的醫院
有人認為,心肌梗死患者應該就地搶救,不應該搬運。其實不然,正所謂“時間就是心肌”,心肌梗死發生後,家屬應儘快把患者送到附近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搶救,而不是留在家裡。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中,實現“血流再灌注”是關鍵。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實現該目標的最有效措施,基本方法包括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和支架植入術。所謂PTCA,就是將一種前端帶有可擴張球囊的心導管經股動脈送到狹窄的冠狀動脈內腔,隨後在體外加壓、擴張球囊,將狹窄部位撐開,以達到解除狹窄、改善心肌血供的目的。
為避免PTCA術後發生血管再狹窄,絕大多數心肌梗死患者需植入支架。與PTCA相比,植入冠脈支架的優點是能使狹窄病變得到更理想的擴張,使術後的再狹窄率降低一半。
需要提醒的是,由於部分基層醫院不具備心肌梗死的搶救條件,故患者一定要選擇能夠進行溶栓或做介入治療的醫院。目前,全國已有多家醫院開通了24小時全天候“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綠色通道。開通綠色通道的好處是,患者在急診科經心電圖檢查確診後,直接被送到介入室,接受介入治療,減少了就診程式,大大縮短了救治時間。
忠告六:“心梗”易復發,切忌掉以輕心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療效可謂“立竿見影”,大多數患者在術後2~7天即可恢復正常生活,但這並不意味著疾病已經痊癒。臨床上,不少心肌梗死患者自覺臨床症狀消失,便以為自己的病已經治好,急於恢復工作,甚至擅自停藥或重新加入“煙民”的隊伍。其實,這些行為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心肌梗死常會殺個“回馬槍”,患者稍一不留神,它就會“捲土重來”。調查顯示:心肌梗死的復發率高達8.7%~29.6%,多發生在起病後兩年內(占總復發病例的1/3~1/2),相當多的病例可再次或多次復發,且每復發一次,病情就會加重一次。
忠告七:“心梗”後,防範措施要做好
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後,應定期去醫院複查,並採取以下防範措施:
1.堅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堅持服用氯吡格雷至少一年,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若無副作用,需無限期服用。現已證實,阿司匹林有顯著對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防止冠狀動脈再次形成血栓。大量臨床研究證實,口服阿司匹林2年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與再梗死發生率比不服用者分別降低15%和31%。
2.應用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等。大量資料表明,β受體阻滯劑對預防再梗和梗死後的心律失常也有很好的效果。有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3.繼續治療原發病,即針對動脈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壓等進行治療。謹遵醫囑,合理用藥。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降至正常範圍,同時防止血壓波動過大。
4.注意避免可能誘發心肌梗死的因素,如過度勞累、長期高度精神緊張或情緒不佳、飽食、酗酒、大量吸煙,以及受寒等。
5.定期複查,包括心電圖、血壓、血脂等,至少每3~6個月去醫院檢查一次。若出現持續較長時間的劇烈胸痛、胸悶或血壓驟降、面色蒼白、出冷汗,應立即就醫。
專家介紹
劉學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副教授,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委員會委員,內科學委員會委員和動脈硬化學組副組長。長期從事心血管臨床工作和冠心病介入治療,擅長冠心病介入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心律失常和心衰等疾病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