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所长  牛俊奇

丁肝的症状

感染丁肝病毒后,患者可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与其他类型肝炎的症状难以区分。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重叠感染可导致更严重的肝功能损伤,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持续升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胺酰转肽酶也较高,而HBV DNA的水平可能没有单一感染时那么高。同时,患者可能会更快地进展为重症肝炎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和肝癌。

发现丁肝病毒感染

常用于检测的丁肝病毒标志物包括丁肝病毒抗原(HDAg)、丁肝病毒抗体(Anti-HDV IgM/IgG)、丁肝病毒核糖核酸(HDV RNA)。

感染丁肝病毒后,仅在感染的前2周内可持续检测到丁肝病毒抗原,此后只能偶尔检测到,故HDAg检测的临床意义不大。

丁肝病毒感染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丁肝病毒IgM型抗体一般在感染2~3周后出现,持续2~9个月,其阳性通常代表患者处于丁肝病毒急性感染阶段;丁肝病毒IgG型抗体阳性代表患者处于康复或慢性感染阶段。

丁肝病毒抗体初筛阳性后,需要检测HDV RNA,进一步确认丁肝病毒感染。

丁肝的治疗原则

丁肝的治疗原则是首先针对乙肝进行治疗,因为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的乙肝患者中,丁肝病毒很难长期存活。目前,对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的双重感染,治疗难度远远大于单一的慢性乙肝。基础治疗仍以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等为主。目前欧洲已经批准布列维特用于丁肝的治疗,我国也已有多个厂家开始研发专门治疗丁肝的药物,但尚未有药物获批。

专家提醒:虽然丁肝病毒感染已逐渐得到重视,但我国可能仍有一些丁肝高发地区未被发现。国家应加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人群的丁肝病毒筛查力度,早日实现对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丁肝病毒抗体及丁肝病毒RNA检测,有效控制丁肝的流行。

专家介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与病原生物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所长,吉林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传染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擅长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衰竭、肝脏肿瘤等疑难危重肝病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