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时海波

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20,000赫兹。低频听力下降是指听力损失集中发生在低频段(1000赫兹以下,以250赫兹、500赫兹频率为主)声音,患者的听觉障碍程度并不严重,常被忽略,一般还伴有耳闷、耳鸣等症状,病情可反复波动。造成低频听力下降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传导性与感音神经性两类。

传导性低频听力下降

● 耵聍栓塞 耵聍呈薄片状或碎屑状,可防止异物或飞虫进入耳道,具有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可自行排出。若耵聍因排出障碍而凝聚成团,可阻塞外耳道,即耵聍栓塞,完全阻塞可致声音传入障碍。

● 分泌性中耳炎 这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常因咽鼓管堵塞、感染及免疫反应引起。中耳积液可使中耳传音结构功能异常,无法正常传导声音振动,首先影响低频听力,患者可感觉耳内回声增强。当头部偏向患侧时,由于中耳积液的流动,患者听力可暂时得到改善。

● 耳硬化症 病变影响了中耳的传音结构,镫骨底板周围的骨质出现海绵状增生,使底板固定,影响声音的传导,以低频听力下降为早期症状。

诊疗对策:

传导性低频听力下降多由外、中耳病变引起。耵聍栓塞者在取出耵聍后听力可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改善咽鼓管功能或鼓膜置管手术后,听力多可恢复;耳硬化症患者的听力可通过佩戴助听器或手术治疗得到改善。

感音神经性低频听力下降

● 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一种以内耳膜迷路积水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伴有耳鸣、耳闷胀感。疾病早期表现为低频听力下降,随着眩晕反复发作和听力反复波动,中、高频听力下降 “紧随其后 ”。

●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部分患者的听力下降主要影响低频段声音,称为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还常有耳闷、耳鸣等症状。

● 听神经病 通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多表现为双耳不明原因、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耳部CT和磁共振检查常无异常发现。与其他耳病不同,听神经病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更差,往往 “只闻其声,却不解其意” ,在嘈杂环境中表现更明显。

诊疗对策:

患者应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减少咖啡、可乐、巧克力、奶酪、浓茶等食品的摄入量,避免熬夜、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由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引起的感音神经性低频听力下降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接受药物治疗,包括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改善血液循环药物、神经营养剂等。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听力可得到改善。用药后不可恢复的低频听力下降及听神经病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听力辅助设备,以达到改善听力的目的。

专家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分会秘书兼听力学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眩晕专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声学学会生理学组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