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中心主任医师 李光伟
早在20世纪,就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生风险增加,随后也有多项研究证实该发现。但是,从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过程中,胰岛素抵抗、血胰岛素、血糖是否及如何促进癌症发生,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前不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教授及其团队发表了“大庆糖尿病研究”30年随访的最新分析,提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等因素与癌症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大庆糖耐量减低与糖尿病研究”(简称 “大庆糖尿病研究” )是中国最早开展的大型临床试验,始于1986年,因1997年首次报告“生活方式干预在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中有效预防糖尿病”而受到世界关注,掀起了糖尿病预防的热潮。其后,芬兰、美国陆续报告了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的结果。由此,全球糖尿病学界一致接受了“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这一理念,也奠定了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大庆糖尿病研究” 有几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成果。第一,观察到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不加干预,在20年内进展为糖尿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第二,首次证实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第三,发现在高危人群中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失明、肾衰、心梗、脑梗等糖尿病并发症,延长寿命。2022年,“大庆糖尿病研究”又报告了糖尿病与癌症的相关研究结果,引起广泛关注。
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癌症发生风险增加
“大庆糖尿病研究” 最新分析显示:在1700人中,发现259例癌症病例,占15.2%;其中,胃肠道及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癌症131例,肺癌66例,泌尿生殖系统癌症35例,其他类型癌症(包括骨癌、皮肤癌、脑癌、口腔癌和血液系统癌)27例;血糖正常、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癌症发病率依次升高,分别为每千人每年6.06、6.77和7.18人;高龄、吸烟、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有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的人具有较高的癌症发生风险。
进一步分析发现,糖尿病组死亡人群的癌症发生远比血糖正常人群少,其原因可能是糖尿病人群因心脑血管病而提前死亡。于是,我们进行了癌症与死亡竞争分析,发现与血糖正常的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癌症发生风险分别增加到177% 和234%。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过高 “催生” 癌症
在糖尿病人群中,餐后血糖过高与癌症的高风险显著相关。因此,避免餐后血糖过度升高可能有益于癌症预防。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适当减少每餐的摄入量,或通过改变进食顺序,如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类、最后吃主食等,避免餐后血糖飙升或过度波动。
我们的研究也分析了降糖治疗对癌症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与癌症发生风险增加均无关。因此,确诊糖尿病后,患者应及时使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
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抵抗是患癌隐患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正常血糖向糖尿病转化的一个“过渡”阶段,此阶段患者血糖值比正常人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为6.1~6.9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为7.8~11毫摩/升。我们发现,胰岛素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及进展为糖尿病,均与癌症发生风险显著相关。
结果让我们认识到
糖尿病人群的癌症发生风险开始于糖尿病之前,包括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轻度高血糖和并存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只有将预防糖尿病和纠正胰岛素抵抗、消除高胰岛素血症相结合,才能有效预防癌症。尤为重要的是,糖尿病前期一旦进展为糖尿病,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这提示我们,当高血糖达到一定水平时,会有更强的致癌作用,预防或推迟糖尿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专家提醒:糖尿病前期人群采取措施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都有利于降低癌症发生风险。
专家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中心主任医师、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参与和主持的“大庆糖耐量减低与糖尿病研究”与美国及芬兰同类糖尿病预防研究一起被誉为世界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