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孙湛
消化道是人体消化食物、吸收水份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场所。它自上而下由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连接而成。食物经口进入消化道,经由胃和十二指肠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进行营养吸收,最后在大肠内进行水的吸收并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根据位置的不同,食管、胃和部份十二指肠被称为上消化道;其他小肠和大肠被称为下消化道。消化道任何部位出现损伤、引起出血,都被称为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时,血液排出体外的渠道只有两个:口腔或肛门。经口腔排出的血液多数情况下呈红色,或者颜色稍深,类似咖啡色,统称为呕血。血液经肛门排出时,表现为黑便和便血。上消化道出血时,因出血部位较高,血液经过消化道内一些酶的分解作用,最后随大便排出时多为黑色。下消化道出血时,血液还没来得及经过酶的分解作用就已被排出体外,故大便的颜色较红。当上消化道出血量大时,大便也会呈暗红色。
病因众多,注意鉴别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主要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与长期不规律饮食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止痛药或激素等有关),其次是剧烈呕吐引起的胃黏膜撕裂。随着人口老龄化,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胃和食管的肿瘤也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较常见原因。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高,若病毒不能被有效控制,会引起肝硬化,从而继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时也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主要是大肠或小肠的肿瘤,其次是炎症、血管性因素,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严重出血须立即就诊
少量出血,如仅有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粪便上附着些许鲜红色血液时,患者应去消化科门诊做胃镜或肠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变性质,接受相应治疗。若出现以下症状,说明出血量较大,须立即到急诊就诊。
1.呕血:一旦出现呕血症状,估计消化道出血量在500毫升以上。
2.解柏油样便:一旦发现黑便颜色加深、呈柏油样,或者解出的黑便不成形、稀薄,提示出血量较大。
3.伴头晕、心慌、出冷汗症状:无论是呕血、黑便还是便血,若合并头晕、心慌、出冷汗,说明出血量较大,已有休克早期的表现,须立即去急诊就诊。即使此时无呕血或黑便症状,也可能是大量出血积聚在消化道内,尚未排出体外。一旦出现眼前发黑、手脚冰冷,甚至反应迟钝或小便量减少,说明患者已经处于休克期,应立即送至医院急救。
特别提醒:“大便发黑” “吐血”不一定是消化道出血
粪便是食物的残渣,粪便的颜色与前一日进食的食物或药物有很大关系。如果进食了血制品,第二天的大便颜色可能会发黑;进食了含红色色素的食物,第二天的大便颜色可能会变红。因此,粪便颜色发黑或变红,并不一定就是消化道出血。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有消化道出血,到医院做一次粪便检查即可鉴别。
那么从口中吐出鲜血是否一定就是消化道出血呢?也不一定。口腔既是消化道的开口,也是呼吸道的开口。气管或肺部的出血会经口咳出;鼻腔的出血顺着鼻咽部流入口腔也会经口吐出。
专家介绍
急诊科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急诊医学分会委员。长期从事急诊和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擅长急性昏迷、急性胸痛和腹痛、严重脓毒症及疑难复杂等重症病人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