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  何奔

救治心肌梗死关键在于缩短总缺血时间

疑似发生心肌梗死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缩短心肌缺血时间,尽早开通血管,最大限度地保护心肌功能。

在心肌梗死的救治中,特别强调“首次医疗接触”,即院外急救,包括救护车上的急救。通常,医生主要从3个方面诊断是不是心肌梗死:

一是有无胸痛;

二是心电图是否有心肌梗死的特征性表现;

三是验血,查心肌坏死指标是否升高,但该指标一般在心肌梗死发生两小时后升高。

如何打通阻塞的血管

目前主要有两种办法:

一是药物溶栓;

二是介入治疗(放支架)。

溶栓治疗就是将溶栓药通过静脉注入病人体内,把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溶解掉。溶栓治疗应争分夺秒,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栓的益处很快下降,并发症很快上升。

介入治疗的时间窗比溶栓治疗长一些,但对医疗技术的要求比溶栓治疗要高,并非所有医院都能做。

溶栓与介入结合:疗效更好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差异很大。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但有条件直接做支架的病人仅有25000人。也就是说,90%的心肌梗死病人无法获得直接的支架介入治疗。为此,我们团队一直在探索能否将药物溶栓和介入治疗结合起来,力争尽早开通血管,挽救更多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命。

治疗成功的标志:大小血管都要通

心肌梗死病人植入冠脉支架后,仅仅开通了阻塞的大血管。如果远端小血管不通,血液流不下去,并不能算治疗成功,因为心肌仍然没有真正获得有效的灌注。我们团队追求的是心肌的有效灌注,大血管要通,小血管也要通。现代介入治疗的理念是以微循环通畅为标准的再灌注理念。我们可以通过微循环靶向给药,经支架向远端注射药物,以达到疏通小血管的目的。术前、术中、术后的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同等重要。

专家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等复杂病变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