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刘 静

什么是“虚”

中医将正常体质之人称为“平人”,即气、血、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被外来病邪或内在因素打破,就会出现“有余”或“不足”的失衡现象,其中的“不足”即我们常说的“虚证”。

为什么“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俗称“补不进”,意思是病人过于虚弱,承受不住补虚的治疗。若将健康人比作一个容量一千毫升的瓶子,稍有虚证者,容量可能降为七八百毫升;虚证更为严重者,容量可能为五六百毫升;虚证极其严重者,容量可能仅有一二百毫升。虚证越严重,人体的功能与承受能力越差,此时若不辨虚实,统统给予一千毫升的水,虚证患者的“瓶子”则会满溢,这就是“虚不受补”。

这样的病人在补虚时,要根据身体气血阴阳和脏腑虚损的情况,先从小剂量开始,以比较平和的补益药(中医称为平补)慢慢提高身体的承受能力,然后再加大补虚力量,如此循环往复,让一二百毫升的瓶子慢慢变成三四百、七八百毫升,机体状态得以逐渐恢复,则“虚”也能“受补”。

怎样避免贸然进补

部份老百姓缺乏中医专业知识,经常贸然进补, 一感觉到 “虚”就吃虫草、 人参、枸杞等,或者什么贵吃什么、什么流行吃什么。药不对症,非但起不到进补作用,还易使虚证更严重。

所有的虚证都不宜贸然进补,补虚首要辨证型。比如:阳虚证常表现为畏寒、四肢冰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晄白、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阴虚证常表现为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午后潮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大便干燥、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等。两者虽都为虚证,但症状表现截然不同,辨证须结合气血阴阳和五脏六腑,形成框架,精准定位,缺则补之(阳虚要温阳,阴虚要滋阴,气虚要益气,血虚要补血),治疗方能做到有的放矢。

虚实夹杂

临床还常见一种复杂情况,为“虚实夹杂”,即病人虚证与实证的表现兼而有之。例如:高血压病人有头晕、头痛、易怒、面红目赤等实证症状,又伴有腰膝酸软等虚证表现;肿瘤病人的瘤块为实证,却又常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不欲饮食、面色晄白等虚证表现。对这类患者,补虚的药物易助长病邪,祛邪的药物又易损伤正气,因此医生常要根据病人虚实的主要矛盾, 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屡攻屡补,以平为期”。实证为主者,以攻邪为重,兼顾补虚;虚证为主者,以补虚为主,兼顾祛邪。这样才能做到补虚不恋邪,祛邪不伤正。这种治疗方式在慢性病和肿瘤中尤为常见。

专家提醒

虚证的情况非常复杂,辨证除气血阴阳、五脏六腑、虚实夹杂以外,还有更具有迷惑性的真实假虚证、真虚假实证等。因此若要补虚,还是要请专业的中医师来辨证论补。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十分重要,很多不严重的虚证可通过调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改善。对此,中医有一些养生名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

专家简介

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乳腺小叶增生、胃癌、肠癌、胰腺癌、食道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术后中医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