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教授 王健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有着“血癌”之称的白血病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似乎患了白血病,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实际上,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技术和创新药物的陆续应用,白血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部份白血病患者已经能被治愈。不过,来势凶猛、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的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和管理仍面临不少挑战。
急性白血病来势汹汹,如何“快、准、狠”地对其进行“精确打击”,提高患者的缓解率?面对急性白血病高复发的特性,如何进行全程监控,并及时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白血病难治,“易复发”是主因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情凶险、致死率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治疗药物的推陈出新,70%~80%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能通过化疗等综合治疗得以缓解,但“复发”仍是悬在患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目前急性白血病患者总体三年生存率并不令人满意,仅为30%~40%,主要原因就是“复发”。为攻克这根最难啃的“硬骨头”,全方位提升急性白血病的疗效,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监控和防止复发,王健民教授团队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
“严查”白血病“种子”,全程监控防复发
白血病是怎么形成的?
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每天都在工作,不停‘生产’血细胞,使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直到有一天,一部份造血干细胞‘叛变’了,变成了制造异常血细胞的白血病干细胞。于是,白血病细胞越来越多,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白血病就发生了。
那么,在白血病患者体内,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怎么样了?对此,王健民教授率领团队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在白血病大鼠体内,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依然存在,只是其功能被“坏分子们”(白血病干细胞)抑制了,白血病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之间的竞争是影响白血病患者预后的根本原因。
白血病之所以会复发,与患者体内残留的白血病干细胞(白血病的“种子”)密切相关。这些白血病的“种子”不容易被化疗彻底清除,常悄悄潜伏在患者体内,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它们就会出来“兴风作浪”,造成复发。
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找到那些体内残留白血病‘种子’(微小残留病)、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然后对其实施更强有力的治疗和更严密的监控,就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升疗效。
建立“分层治疗体系”,优化治疗方案和策略
众所周知,化疗虽然有效,但其“不分敌我、狂轰滥炸”的特性,不仅会杀伤白血病细胞,也会杀伤正常细胞。“白血病分层治疗”的理念在疗效和副作用之间找到平衡点,结合患者的疾病分型、复发风险、身体状况等,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和策略。
白血病分很多类型,有些类型的患者预后本来就比较好,那么医生在制定化疗方案时,就不需要‘下猛药’,也不需要急着让患者去做干细胞移植,因为干细胞移植也有比较大的副作用;有些类型的患者预后不太好,复发风险很高,那么治疗就必须加强,即使知道化疗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但在权衡利弊后,该用还是必须用;对于那些复发风险高、特别有必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其尽早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力争达到治愈目的。
创新技术,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很多人都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望根治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这种治疗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副作用,部份患者甚至会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因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存在“一对矛盾”──当来自他人的造血干细胞被输入患者体内以后,其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会对患者的组织器官发起“攻击”。这会产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肿瘤细胞发起攻击,发挥抗肿瘤作用;二是对患者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进行攻击,如肠道、皮肤、肝脏等,医学上称“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严重时会致命。如何平衡好这对矛盾,是决定移植结果的重要方面。
并非所有白血病患者都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比如“低危”患者就不需要做;也并非进行了干细胞移植,患者都能痊愈,对白血病患者而言,造血干细胞移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为筛选出最适合、最迫切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一步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王健民教授提出“按白血病复发危险度分层的移植模式”,并对影响移植疗效的若干关键难题展开研究,包括建立动态监测供受体嵌合率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新方法、首创新三联GVHD预防方案等。
专家介绍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血液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曾任长海医院血液科主任,全军血液病中心主任、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军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