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  朱长刚

作为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术语,“闭门留寇”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寇”本是指暴乱分子、盗匪、侵略者等,“闭门留寇”就是指把门关起来,把侵略者留在家门里面。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两大要素:一是正气,二是邪气,疾病的发生发展就是正气和邪气交争的过程。所以中医的治疗原则总体有扶正与祛邪两大环节。无论是扶正还是祛邪,都大有讲究。正如明代医家张介宾所言:“虚者可固,实者不可固;久者可固,暴者不可固。当固不固,沧海亦将竭;不当固而固,闭门留寇也。”“敌我交争”,未必一定要把敌人消灭殆尽才是最佳选择,而是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平衡状况,灵活调整战术。

把门关上让盗寇留于家中,易致邪正惨烈交争,相比于花费大力气把盗寇赶走,前者付出的代价反而更大。

在治疗一些疾病时,可以因势利导将邪气轻轻赶出,若没有及时选用宣散发表之汗法、吐法、下法让邪气(敌寇)逃遁,反而容易导致各种危证。比如:在咳嗽、发热等外感疾病将愈未愈时,很多人会觉得体虚,想此时进补。但若病邪还未完全被祛除,进补反而容易助长邪气,使正气很难驱邪外出,这就是所谓的“闭门留寇”。

麻疹初期,治宜辛凉透表

当邪气在人体时,要及时透邪外出,尽早把“敌人”赶出去。如:在麻疹初期,麻疹应出未出或疹出不畅时,应采用辛凉透表一类的药物,使它能够顺利透出,不致发生变证、危证。

所谓“透疹”,即透泄疹毒,是中医治法之一,可使疹毒邪气容易发出。常用药物如薄荷、荆芥、连翘、蝉蜕、牛萝、葛根、桔梗之类,都可用于发表。很多医家在痘疹文献中也都强调了这一点,如明代医家万全著《痘诊心法》中就记载:“苟不汗之,则毒无从得出,留伏于内,未免闭门留寇之祸矣。”

外感表证,治宜“驱邪外出”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最易受邪而致咳嗽。对于外感表证,治疗需要发表宣散,用轻扬解表之剂,才能保证腠理疏通。

● 如果是风寒感冒,宜吃辛温发汗、散寒之品,忌吃生冷性凉的食物。

● 如果是风热感冒,宜吃辛凉疏风、清热利咽的食物,忌吃辛辣性热之品。

● 如果感冒咳嗽伴咽痛等症,而医生却误用滋阴降火之剂,就易“闭门留寇”,使邪郁于内,反而更易加重咳嗽、失血、吐痰等症状。

清代医家程国彭著《医学心悟》中就强调:“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意思是说,感寒咳嗽后,本应使用宣散解表之药驱邪外出,如果此时误用酸涩药物,使病邪“无路可逃”,便只能在体内“乱窜”,不仅起不到良好疗效,反而会引发咳血等症状。

邪盛体虚,治疗首当祛邪

中医病证大体分实证和虚证。实证多是处于邪气盛、正气亦盛的疾病初期,这时的治疗基本原则是以祛邪为主;虚证多处于邪气渐衰、正气亦损的疾病后期,这时就要扶正为主。扶助人体正气,增加抵抗能力,补法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对体虚感冒之人,在感邪之初,不宜急于补虚。“其人本体素虚,而客邪初至,病势方张,若骤补之,未免闭门留寇。”就是说,在有病邪在内的时候,若先进行补虚,虚虽补了,却等于是“关了门”,将病邪留在体内,很难驱逐。

因此,邪盛体虚时,治疗首当祛邪,不可贸然进补;若必须进补,也应攻、补同用。原则上,感冒初起时,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或食物,忌吃油腻、滋补之品,也不宜食用酸、腥食品,以防闭门留寇。若邪无出路,滞留于体内,则会拖延病情。

当然,临床上更多见体虚之人受邪气侵袭而致虚实夹杂之证,这时也宜补虚与祛邪同时兼顾,而不能一味补虚而无兼去实的治疗。

膏方进补,也需投石问路

即使是纯滋补,中医也是很有“套路”的。在膏方滋补前,医生会让调理者先服用些“开路方”,这也是为了防止“闭门留寇”的隐患。

膏方大多能够滋补与调理兼顾,但因其重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滋补中药,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较为呆滞黏腻,难以消化吸收。有些患者本身脾胃较弱,平时就有上腹饱胀、舌苔厚腻等症状,所以要先健脾和胃、理气化湿,待脾胃功能得到有利的调整后,方可服膏方。

另外,一料膏方处方往往需连续服用1~2个月,“开路方”好比是投石问路,根据个人在服用“开路方”后的身体反应情况,以利于后面开出一张真正适合个人体质的膏方。尤其是对一些病情复杂且需调理的人来说,“开路方”可给之后的膏方提供更为正确、妥当的指导,使膏方更切合身体情况,通补兼施,使膏方进补更加有效。

专家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对中医教学、医疗、科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讲《内经选读》《中医养生康复学》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