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胸外科教授 曹子昂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胸外科肿瘤,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已得到显著延长。然而,实际情况似乎并不乐观。不少食管癌患者虽然成功接受了手术,但术后却因为某些错误观念导致病情加重而过早离世,非常可惜。就此问题,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心胸外科专家曹子昂教授。曹教授指出,食管癌患者有四种错误观念需要转变。以下分文说说。

错误观念:得了肿瘤,动了手术,就该一直“养”着。

专家观点:尽早让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

不少患者及其家属都认为,休息对促进康复很重要,手术以后,班一定是不上了,运动也慢慢再说,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其实,这种做法常事与愿违。肿瘤患者术后若整天吃、喝、睡,不运动,不出门,人会变得萎靡不振,心情也会变得低落,非常不利于康复。劝告广大肿瘤患者的家属,别在不知不觉中为肿瘤患者的康复设置障碍,“过度保护”对其有害无益。

曹教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在2001年曾经诊治过一男一女两个肿瘤患者,两人病情相似,但结局却完全不同。女患者生性开朗、乐观。在她手术后的第三天,曹教授去查房,发现她的床上铺满了报表。当时,他很惊讶,便问她在干嘛?那位女患者告诉曹教授说,自己是个财务,这些报表厂里急着要用,这两天一定得赶出来。出院以后,她每次来医院复查都是是自己来的,查完以后,便去上班或去银行办事,风风火火的,像个没事人一样,旁人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肿瘤患者。去年,她已经顺利度过了术后第一个5年,肿瘤没有复发迹象,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那位男患者就不同了,自从他得知自己得了肿瘤以后,就变得非常忧郁。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得也不错,但他出院以后便过起了“与世隔绝”、不是吃就是睡的生活。每次来复查的时候,他都拿着一本小本子给我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每天吃了些什么,量是多少,什么时候睡的,睡了多久等生活细节,并不断地问曹教授,“医生,我还要注意些什么,我到底能活多久”之类的话。从他的言行举止中,曹教授明显感觉到他内心的焦虑和巨大的心理压力。结果不到两年,他就因长期抑郁、营养不良导致肿瘤复发而死亡。

由此可见,肿瘤患者应努力培养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绝症患者来生活,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康复效果。反之,则只会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专家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胸外科教授。擅长胸部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尤其在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开展的颈段食管癌和下咽癌的外科治疗,改变了以往单纯放疗的现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