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胸科医院急诊科主任  蒋锦琪

如今,心源性猝死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据统计,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肌梗死。患者在猝死前多无明显预兆,可在正常活动或安静睡眠时突然发生。而猝死事件一旦发生,救治成功率低,患者存活机会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少心源性猝死患者之前似乎并未发现有心脏病史,但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较明显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导致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

目前认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吸烟、过度紧张和疲劳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上述危险因素者若能在积极治疗“三高”的同时,努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将猝死的风险降低。

1.过度疲劳

做不能胜任的体力活动,如抬重物、负重登楼、高强度体育运动等,会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若冠状动脉已有病变,将造成心肌短暂缺血。心肌缺血严重时,心肌将发生坏死。现代人,特别是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应特别提防“过劳死”。

2.情绪激动

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情绪会增加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暴饮暴食

一次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后,血脂突然升高,血黏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容易导致冠脉血栓形成,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4.便秘

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排便而导致心梗的病例并不少见。

5.吸烟

研究显示:香烟通过使动脉壁产生结构损伤,使人类血管老化过程提前10年。吸烟者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心脏病患者吸烟,发生心肌梗死乃至猝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专家提醒:人人都该学点急救知识

一旦有人发生心肌梗死,现场急救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死。明确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应养成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保心丸等应急药物的习惯。一旦出现持续、严重的心前区憋闷、疼痛等不适时,应及时服药,并平卧休息,尽量少说话、少活动,并请家属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若患者已发生猝死,施救者应立即使其平卧在硬床或地上,严禁搬动,使其头部后仰以畅通气道,继而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请人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人员施救。

专家介绍

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急诊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擅长心肌炎后遗症(缺血型)、心脏X综合症、扩张性心肌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舒张期高血压、部份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无创性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