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李中东
预防药物性跌倒有章可循。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及居家环境的改变,可降低1/3以上长者的跌倒损害。具体措施如下:
1. 服用易致跌倒发生的药物时,用药方法及剂量须规范。患者不可擅自加量,尽量不联用两种及以上易致跌倒的药物,降低跌倒风险。
2. 重点预防用药后30~60分钟内的跌倒发生。因为药物多在此时间段起效,药物浓度达高峰,跌倒发生率较高。
3. 有调查显示,七成跌倒发生在居家生活场景下。因此,为保障安全,居家防范不可少。尤其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应保证家中地面平整、照明充足、通道畅达无障碍、厨卫地面干燥不湿滑。有条件者,可在家中加装防护性设施(如在马桶、浴缸旁及淋浴房内加装扶手),以备使用。
4. 镇静催眠药宜在睡前服用,可大大减少跌倒风险;服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时,剂量应尽量小, 且疗程不宜长,一旦有耳鸣、眩晕,甚至步态不稳、眼球震颤等不良反应出现,应减药或停药,及时就医;服用利尿剂期间,下床前宜静坐2~3分钟,行走时脚步放慢。
5. 由于老年人多有慢性病“缠身”,当须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时,患者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精简处方。
专家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与性病专业委员会药物治疗学组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剂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执业药师协会药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相关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