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 缪晓辉

目前的血液和血液制品(血液制品、白蛋白等)主要来源于人体,用的是人的血液或血浆,这一来源必然会存在风险。也就是说,人所患的很多感染性疾病都有可能通过输血或注射血液制品进入受血者体内。例如,艾滋病可能通过输血传播,乙肝、丙肝和梅毒也能通过输血传播。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血液制品的高风险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质量控制不严

严格地讲,不管是献血还是接受输血,我国政府都有明确规定,要求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筛查,这既是对献血者负责,也是对输血者负责。但是,采集血液或加工血液的过程十分复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病原体筛查不严格,或灭活病毒、细菌等不过关,就可能使血液不安全,致受血者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等。这次“广东佰易药业事件”,就是因为生产过程把关不严,致使用者感染了丙肝。

“窗口期”易漏诊

血液制品不安全的另一个原因是献血员感染了某种病原体而恰好处于“窗口期”,极易被漏筛。近年来,我国血液检测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无论是乙肝抗体检测还是艾滋病抗体的检测,甚至准确率达到99%的丙肝(三代)检测试剂盒的应用,理论上应该说安全性很高了,但是这些检测或筛选技术都仅仅是针对血液中的抗体。而一次抗体检测阴性,是不是表明该献血者不存在感染性疾病呢?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丙肝病毒还是乙肝病毒,甚至是艾滋病病毒,在感染人体后尚未产生抗体前的一段时间会有一个“窗口期”(通常艾滋病为1-2年,丙肝为0.5-1月,乙肝很短)。在“窗口期”内,病人已感染了病毒,但针对病毒的抗体尚未产生,检测抗病毒抗体的结果会是阴性,容易造成漏诊。也就是说,一个献血者在感染病毒的“窗口期”内献血,这份血液的筛查试验将呈现出“未感染”的假阴性结果。如果受血者输入这种“窗口期”病人的血液,就可能感染艾滋病毒,丙肝、乙肝病毒等。

病毒难以检测

这些年来,医学家研究人员苦苦寻觅,希望能够直接检测病毒的核心成分,即病毒的基因——乙肝病毒DNA、丙肝病毒RNA和艾滋病毒 RNA。这种基因检测技术和抗体检测技术联合起来使用,有以下优点:敏感度明显增高,更容易筛选血液中的病毒;同时,可检测“窗口期”抗体阴性病人体内的病毒。虽然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和比较成熟,但是成本太高,如果对血制品同时查前面谈到的三种病毒基因, 其费用比血液本身还要高出许多,即使是发达国家目前也难做到。相信未来若干年,随着检测技术进一步改进、成本不断降低,有可能实现对血制品中的病毒抗体和基因联合检测,从而使输血和血液制品的风险性不断下降。

可见,无论是输血还是注射血液制品都是高风险的“投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谨慎使用。如果仅仅为了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或增加营养,而盲目注射丙种球蛋白、白蛋白,或输血(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等),最后却感染乙肝、丙肝甚至艾滋病,那可是得不偿失,同时又是一件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啊!

当然,大家也不必人人“自畏”。如今,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和深入开展血液病毒灭活技术的科学研究,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血液制品总体是安全的,也是很有前途的。在此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输入或注射血液制品,更不能将丙种球蛋白、白蛋白以及血浆、红(白)细胞等当作万能药、营养品、补品随意补充。

专家简介:

缪晓辉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总编辑。从事内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年,在各种内科常见疾病、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