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別名薑、鮮生薑、薑根、地辛等。英文名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來源: 本品為薑科植物薑的新鮮根莖,具有芳香辛辣氣味。我國自古就有種植。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主產於四川、貴州、雲南、廣東、湖南、江西、山東、河南等地。每年我國的生薑出口量達數十萬噸,佔世界生薑總貿易量的70%以上。生薑的品種較多,著名的品種如片薑、白薑、黃薑、白絲薑、黃絲薑、台薑、義烏生薑、貴州生薑、四川蜀薑、廣東密輪細肉薑、浙江紅爪薑等。以根莖肉質肥厚,芳香辛辣氣味較大者為佳。
入藥: 10月至12月莖葉枯黃時採收。採挖新鮮根莖後,除去莖葉鬚根,洗淨即為生薑;將生薑打爛,絞榨取汁即得薑汁;將生薑取汁靜置,取沉澱細末乾燥即得薑粉;將生薑根莖切下的外皮入藥即為生薑皮。此外其植物的莖葉(薑葉)也可供藥用。
炮製: 炮製方法有乾燥、蜜制、醃制等多種方法。傳統的炮製品種有乾薑、炮薑、薑炭、煨薑等,與生薑相比其在藥用功能上均有差異,故在臨床上的主治應用亦各不相同。
成份: 薑的化學成份複雜,已發現有100多種。主要可分為揮發油、薑辣素、二苯基庚烷等3大類。揮發油含單萜類、倍半萜類等生物活性物質,也具有較強的氣味。薑辣素包括薑酚、薑烯酚、薑酮、薑二酮、脫水薑二烯等,也是薑中的辣味成分。二苯基庚烷又可分為線性和環狀兩類化合物,有抗氧化活性。此外還有薑黃素、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維生素和鐵、銅、錳、鋅、鉻、鎳、鍺等微量元素。
功效: 解表發汗,止咳化痰,溫中止嘔,行氣開胃,散寒止痛,解毒殺蟲等。
應用: 中醫常用生薑治療風寒感冒,痰多咳嗽等病症。生薑為止嘔良藥,兼能理氣安胎;生薑因其能溫通逐瘀,也是產後必用的中藥。生薑可治寒濕中阻導致脾胃氣滯,而出現腹痛吐瀉,食少脹悶等症。此外生薑可解魚蟹之毒,可減半夏等藥的偏性。外用可治白癜風和癬疾等。由於生薑有辛溫發散的特性,陰虛內熱或多汗亡液者不宜多服。生薑皮能利尿消腫;薑葉能活血散結;薑汁方便急救用藥;乾薑優於溫中回陽;炮薑和薑炭善於溫經止血;煨薑長於止嘔止瀉。研究發現生薑有消炎,抗菌,殺蟲,鎮痛,鎮靜,鎮吐,開胃,抗潰瘍,保肝,利膽,擴血管,促迴圈,升血壓,降脂,抗癌,抗氧化等諸多藥效功能。
複方: 生薑被廣泛配伍應用於各類中藥方劑中,發揮了“佐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生薑以自身的多種藥效,協同輔助方劑中的主藥以加強主藥的治療作用;另一方面生薑以自身的特殊藥性,制約調節方劑中的其他中藥的偏性。如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證的代表方劑桂枝湯,又如治療濕痰證的代表方劑二陳湯,均以生薑為佐藥。乾薑配伍附子和炙甘草組成四逆湯,是治療心腎陽衰寒厥證,即現代心衰和休克等危重病症的急救方劑。方中乾薑助附子溫中回陽,力挽狂瀾,故前人有“附子無乾薑不熱”之說。據統計中醫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中的112首藥方劑,50%以上都配伍了生薑或乾薑。
食療: 薑(生薑、乾薑)是2012年國家主管部門公示的86種藥食兩用中藥材之一。薑渾身是寶,含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成分。薑油樹脂含有薑的全部香氣和味道,可作為香辛調味料替代傳統原料應用於食品加工及日常烹調。薑油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滿足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抗氧化需要。生薑精油的芳香令人愉悅而不辛辣,可用於飲料、食品、酒類如薑酒和薑啤酒等的調味。目前可供選擇的食品或食材種類有薑粉、薑奶、薑膏、薑汁、薑茶、薑酒、薑醋、薑精、薑脯、薑糖、薑油等。參考: 《中國藥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