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王新宇 张文宏(主任医师)
生活实例
两个月前,大学生小刘独自一人背起行囊,去印度西南部旅游。回国后,小刘感觉乏力,并出现发热、躯干部出现散在红色皮疹,体温高达39.5℃,去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基本正常,血涂片没有找到疟原虫,胸部CT也没有发现明显异常。接受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后,高热未退,其后几天血小板突然下降,并出现肝功能异常,遂转入我院。经过积极治疗,小刘的症状逐渐好转,入院5天后血小板恢复正常,病情平稳。2周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显示,小刘的登革热抗体IgM为阳性,结合其临床表现,我们诊断她为登革热。
像小刘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来,随着出境游人数的增加,旅行归来后因发热等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旅行归来,可能带回哪些陌生又危险的疾病呢?
1.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由雌性按蚊叮咬引起流行区人与人之间传播。疟疾主要在热带地区流行,每年约有2亿人患病,其中60% 发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疟疾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头痛、寒战、肌肉疼痛及不规则热;有时可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易与肠道感染混淆;累及脑、肺、肾等脏器引起严重损害时,需考虑重症恶性疟。如果有疟疾流行区的旅行史,任何一个发热病人都应考虑疟疾的可能性。
2.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经蚊虫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旅行归来的发热患者,登革热占绝大部分。我国各省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曾有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
登革热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虽然多数患者可以自愈,但严重者会出现休克、出血或多脏器功能损伤等,可危及生命。检测登革热IgM抗体,可确诊登革热。
3.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主要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目前,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的60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我国也有输入性病例报导。
与登革热类似,寨卡病毒病可表现为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虚弱、头痛。但这些症状往往较轻,预后也较好。因寨卡病毒感染可导致小头症等出生缺陷,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不要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区域旅行。血液、尿液检测到病毒核酸,是病原学确诊的依据。如果核酸阴性,应进一步进行抗体检测。
除上述几种疾病外,蚊虫还可传播基孔肯尼亚热、黄热病。其它常见的虫媒传染病包括莱姆病(蜱虫传播)、恙虫病(恙螨传播)、鼠疫(跳蚤传播)和昏睡病(采采蝇传播)等。一项针对回国旅行者所患疾病谱的研究发现,虫媒传播疾病超过呼吸道和水源传播疾病,占所有报告病例的40%。
专家提醒:去热带(全年)、亚热带(夏季)旅行,可在出发前到医院的旅行门诊咨询,接受专业指导,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比如,应住在纱门、纱窗完好的室内;如果房间没有安装纱门、纱窗,须在蚊帐内就寝;户外活动时,应尽量穿长袖衣服和长裤;皮肤表面涂擦避蚊胺等驱虫剂,可有效预蚊虫叮咬;衣物和蚊帐可用含扑灭司林的溶液喷雾处理。
专家简介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上海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重点从事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肝硬化、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等各类感染性疾病和肝病的诊治,擅长抗病毒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