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执行主任  洪 江

心搏、呼吸骤停是生命所面临的最危急情况。当人体发生呼吸、心搏骤停时,必须在4~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支持(即心搏、呼吸循环),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支持(如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及药物等辅助治疗)或患者呼吸、心搏恢复为止。

心肺复苏是用暂时的人工循环(胸外按压)代替心脏自主搏动,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以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心肺复苏怎么做?第一快速评估;第二及时施救!

● 快速评估;

发现晕厥倒地的患者时,应疏散周围人群,确定周围环境安全,用双手轻拍患者双肩,判断其是否发生了呼吸、心搏骤停。

若患者无反应,应立即检查患者呼吸:观察患者胸部起伏5~10秒。

再观察患者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观察患者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若颈动脉无搏动、胸部无起伏,可确认患者发生了心搏、呼吸骤停。

及时施救:

施救者应一边请周围群众帮助拨打急救电话,一边立即松解患者的衣领和裤带,将其置于平地上,进行心肺复苏。

如条件允许,也可请周围路人去附近借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一般地说,心肺复苏有三个要点:

1. 胸外按压 

用左手掌跟紧贴患者的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垂直于胸壁,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5厘米)。

2. 开放气道 

仰头抬颌,确认患者口腔内无分泌物,无假牙,无舌根后坠。

3. 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口对口吹气并观察到胸廓稍起伏。

△以30次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进行,操作5个周期。

△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人工呼吸非做不可吗?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这两个核心步骤。对大部分成人患者而言,引起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问题,所以想要救人,就得想方设法让心脏恢复搏动。胸外按压就是借用外力来帮助心脏搏动,维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的方法。与人工呼吸相比,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地位更重要。

另外,若单人抢救并进行人工呼吸,势必要中断胸外按压,使血流灌注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所以,在心搏骤停的前几分钟内,血液中的氧依然充足,并不是非要做人工呼吸。

专家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北部)执行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电学会委员,中国心律学会急诊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委会常委。擅长心脏病的急救,内科疑难病症、心血管危重病症的处理,尤其是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