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  程 合  虞先濬(教授)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已为大多数人熟知。但是,癌中之王胰腺癌也有家族聚集性,许多人就不知道了。在临床上,根据遗传背景,胰腺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家族聚集性,一种是散发性。

最近,有一位患者因CT发现胰体尾占位来我院就诊,在详细询问病史后,我们发现,患者有3个兄弟、3个姐妹,大哥患胰腺癌已经去世。考虑他们可能存在胰腺癌家族聚集性,我们建议他的兄弟姐妹做胰腺薄层CT检查。结果,他弟弟也发现胰体尾占位病变。后来,兄弟两人先后在我院做了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胰腺导管腺癌。

那么,胰腺癌真的像乳腺癌一样存在家族聚集性?胰腺癌直系亲属应该怎样防范胰腺癌呢?

家族史是胰腺癌发病高危因素之一

同吸烟一样,胰腺癌家族史是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在具有胰腺癌家族史的家族中,随着一级亲属中胰腺癌患者数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有1个一级亲属患胰腺癌者,发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6倍;有2个一级亲属患胰腺癌者,发病风险将达到一般人群的6.4倍;有3个或者以上的一级亲属患胰腺癌者,发病风险将达到一般人群的32倍。另外,有研究证实,一级亲属中有胰腺癌者,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如卵巢癌、乳腺癌、淋巴瘤和结肠癌等的发病风险也将增加。

如果家族中有2个一级亲属患胰腺癌,则可能存在胰腺癌聚集性。目前,家族性胰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大多数专家将其定义为:在一个不存在其他恶性遗传性肿瘤家族中,2个或2个以上的家族成员发生有病理依据的胰腺癌,可认为是家族性胰腺癌。家族性胰腺癌是已经确定的遗传肿瘤综合征,约占所有胰腺癌的3%。由于其发生存在垂直关系,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性胰腺癌最早在1973年由MacDermott等首次报道。1991年,Ghadirian等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合作研究发现,7.8%的胰腺癌患者具有家族史,是对照组的13倍。家族性胰腺癌存在遗传现象年轻化趋势,即年轻一代,其发病年龄越早,症状越重,预后越差。

基因突变+遗传: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有关

家族性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家族性胰腺癌的发生主要是基因突变和遗传的结果。与散发性胰腺癌相比,家族性胰腺癌患者在生活习惯、饮食、年龄、性别和职业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许多与家族性胰腺癌相关的基因被发现。针对已知遗传变异或基因突变,采取相应的基因治疗或者靶向治疗,为改善家族性胰腺癌的预后,提供了新希望。

胰腺癌筛查:50岁左右开始

一般地说,胰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在50岁左右。筛查的方法包括:超声胃镜、薄层螺旋CT、磁共振(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和血肿瘤标志物(CA199)等。

家族性胰腺癌的家族成员患胰腺癌者的发病年龄可小于50岁,胰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应低于最年轻的胰腺癌发病年龄10岁。例如,家族中最年轻的胰腺癌患者为45岁,家族其他成员应该在35左右开始筛查。国外研究发现,6.8%的家族性胰腺癌患者亲属在进行定期筛查时,被检查出胰腺癌,同时,还发现一部分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癌前病变)和胰腺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

家族性胰腺癌的家族成员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故直系亲属应做好定期随访监测工作。我院胰腺肝胆外科有专门的家族性胰腺癌备份登记处。家族中有2个或2个以上胰腺癌患者的家族成员,可以前来登记,专家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筛查措施和时间。

总之,直系亲属中有胰腺癌患者的家属应关注胰腺健康,定期体检,早期筛查。

专家介绍 虞先濬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