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主任医师 魏 来
其实,丙肝是一种没有疫苗预防、传染性广泛、慢性化率极高、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病毒性肝炎,比乙肝更 “凶险” ,是一个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丙肝比乙肝的危害性更大
乙肝和丙肝都是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在某些方面,丙肝的危害更大,不能忽视。第一,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我们总体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者越来越少,而目前还没有丙肝疫苗来预防丙肝的发生;第二,乙肝往往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病人会主动去医院就诊。丙肝因症状不明显,病人常常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等到出现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时,可能已经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研究证实,丙肝像乙肝一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等途径传播。
只要1毫升血丙肝就可现身
要确定病人是否得了丙肝,唯一的方法是及早行动,尽早筛查。目前临床上对于怀疑为丙肝病毒感染者或高危人群,一般需进行丙肝抗体、丙肝病毒HCVRNA、转氨酶、肝脏超声波、血常规等检查。
丙肝抗体是由于人体免疫细胞对病毒感染所做出的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抗体,在血液中循环而且终生都会存在。如果丙肝抗体阳性,应进一步检查是不是有丙肝病毒存在,只需要1毫升血就可以了。注意,有些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所产生的丙肝抗体很低,一般检测方法检测不出,比如血液透析的人群、合并艾滋病感染的人群,此时,应该直接检测丙肝病毒HCVRNA。检测丙肝病毒HCVRNA是探测血液中丙肝病毒的实际存在情况。
目前认为,1993年以前接受输血和器官移植者,有过长期血液透析者等,均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并接受检测。
丙肝抗体阳性表示有丙肝病毒感染,但是,有20%的感染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免疫力把病毒清除。所以,丙肝抗体阳性还需要检查丙肝病毒HCVRNA。如果检验结果是丙肝抗体阳性,而丙肝病毒HCVRNA阴性,意味着曾经感染过丙肝,但身体已经消除丙肝病毒。如果两者都呈阳性,说明目前存在丙肝病毒,可能导致肝组织损害,需要治疗。如果两者都呈阳性,且时达超过6个月,那就可以确诊为慢性丙肝。部分丙肝病人转氨酶可升高,说明丙肝病毒已致肝细胞损害。但是,和慢性乙肝不同,慢性丙肝即使肝脏有炎症,也不一定出现转氨酶的升高,所以,慢性丙肝治疗的依据是丙肝病毒HCVRNA阳性,而不是转氨酶升高。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和B超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医生诊断病人是否有进展性肝脏疾病存在、有无肝硬化或肝癌的倾向。
至于丙肝是否会像乙肝一样也有 “携带者” 。目前的研究表明,丙肝没有携带者。也就是说,一旦感染丙肝病毒就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专家介绍
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肝胆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参与编写《世界卫生组织丙型肝炎指南》,《亚太地区丙型肝炎专家共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指南》和《丙型肝炎指南》。
